0038-諸大教典中的修定方法(一)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你們過得還好吧?上一次我們學完了「身何威儀而修」,主要是學習毗盧八法,那麼今天我們會接著向下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48頁第7行,請看原文:00:40


《辨中邊論》及善知識拉梭瓦所說的修定方法


第二、正釋修習之次第者:諸《道次第》多依《辨中邊論》所說,由八斷行斷五過失,修奢摩他。善知識拉梭瓦所傳之教授,謂於彼上須加《聲聞地》所說六力、四種作意及九住心而修。01:09


正說修持的次第,大多數的《道次第》都是宣說從《辨中邊論》所說斷除五種過失的八種斷行,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修持奢摩他。《辨中邊論》是至尊彌勒為無著菩薩宣說的慈氏五論中其中的一部論。那《辨中邊論》提到的八斷行,到底什麼是八斷行呢?其實就是指八個對治品。那麼這八個對治品到底是做什麼的呢?就是斷除修定過程中所出現的五種過失五種過失是什麼呀?懈怠、忘失教授、沉掉、不作行,還有作行。為了斷除這五種過失,就要修持八斷行。八斷行就是:信心、欲求、精勤、輕安、正念、正知、作行的思、正住的捨。02:35


八斷行中第一個過失是什麼呀?懈怠,由信心、欲求、精勤、輕安來對治,所以是前四個斷行對治第一個過失。有沒有發現是四個打一個,應該是穩勝!那麼第二個過失就是忘失教授,忘了!由什麼來對治呀?由正念對治。03:08


第三個過失就是沉掉,就是昏沉、掉舉,然後由什麼來對治呢?由正知對治。那麼昏沉和掉舉為什麼由正知對治呢?因為有的人昏沉了自己不知道,心從善所緣上跑掉了也不知道,所以修定的時候一定要訓練我們的正知。要知道自己的心什麼時候跑掉了,還要知道自己的心什麼時候對所緣的抓取力不夠,開始變得有點鬆,甚至所緣還在的時候就力道不強了,這就開始要出問題了。所以這個沉掉由正知對治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有沉、有掉就沒法修起來定。03:59


第四個過失就是不作行,它是由作行的思來對治。第五個過失就是作行,由正住的捨來對治。關於其中詳細的內容,後面我們會詳細解釋,這裡邊只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04:20


在善知識拉梭瓦所傳的眾多的教授中,在這個基礎之上,提到必須透過《聲聞地》所說的六種力,還有四種作意、九住心而修持。關於拉梭瓦這位善知識,是那措譯師的主要的弟子之一。那措譯師就是《八十讚》的作者,長期擔任阿底峽尊者的翻譯。拉梭瓦這位祖師他通達五明,跟隨許多噶當派的師長學法,為了求得阿底峽尊者傳承的教授,他前往去依止那措譯師。那措譯師也為拉梭瓦傳授了許多的顯密教法,並且為他宣說了阿底峽尊者一生的行誼,之後就由拉梭瓦的弟子記錄成書。05:16


在善知識拉梭瓦所傳的教授中,提到必須透過六種力四種作意九住心而修持。那麼這又分別是什麼?先看六種力。六種力你們猜第一個力是什麼?第一個力居然是「聽聞力」。對!就是聽聞正法的聽聞,聽聞力。那麼第二個力會是什麼呢?聽完了之後,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猜對?「思惟力」。也聽了、也思了,接著會是什麼力呢?往後想一想,喔!「憶念力」。接著是「正知力、精進力、串習力」。我再說一遍:聽聞力、思惟力、憶念力、正知力、精進力、串習力,六個。這是什麼呀?六種力。06:12


接著是四種作意。「力勵運轉作意、有間缺運轉作意、無間缺運轉作意」,還有「無功用運轉作意」,這是四種作意。那麼該到什麼了?九住心。九住心是什麼呢?「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平等住」。關於六種力、四種作意還有九住心,我們學到後面都會逐一詳細地解釋。我們再往下看。06:57


霞惹瓦大師所說的修定方法


德稱大師於自《道次第》云:「四作意中攝九種住心方便,及六過失、八對治行,是為一切正定方便,眾多契經及《莊嚴經論》、《辨中邊論》、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中觀修次》三篇等,開示修靜慮之方便中一切皆同。若能先住正定資糧,以此方便勵力修習,決定能得妙三摩地。近世傳說修靜慮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見此方便之名。若不具足正定資糧及無此方便,雖長時修,不說能成等持。」07:53


德稱大師是我們都熟悉的一位祖師──霞惹瓦大師,在德稱大師自己的《道次第》當中提到:四種作意當中含攝了九住心的方便,以及六種過失,還有六種過失的對治品八種斷行。在眾多的經典,像《經莊嚴論》、《辨中邊論》,還有聖無著論師的《瑜伽師地論》、蓮花戒論師的《中觀修次》三篇等等。這一切開示靜慮方法的教典當中,也同樣都開示了四種作意、九住心、八種斷行是一切等持的方法。這裡邊提到「六種過失」,六種過失還記得是什麼吧?懈怠、忘失所緣、沉沒、掉舉、不作行、作行。如果將沉沒、掉舉合併為一種,就是前面《辨中邊論》所說的五種過失。五種過失、六種過失只是開合的不一樣,內涵是完全一致的、相同的。09:08


如果最初透過安住於等持的資糧,而用這些方法勤修,注意!一定能獲得三摩地。我再講一遍:如果最初透過安住於等持的資糧,然後來用這些方法勤修的話,一定能夠獲得三摩地!這裡邊再次強調了資糧的重要性。接下來說,近代眾多號稱是甚深靜慮的這種口訣當中,甚至連這些方法的名稱都沒有提到。如果不具備等持的資糧的話,又沒有這些方法,那麼即使長久地努力修定、修行,也不能說會修成等持啊!10:08


宗大師引完德稱大師的《道次第》之後,接著說:10:14


現見此語是於諸大教典修定方法,得清淨解。10:20


說霞惹瓦大師的這段話,就是對於諸大教典中的修定方法獲得了清淨定解的這個話語,所以是清淨的,是我們可以依著來修定的。10:40


有沒有看到宗大師再次幫我們抉擇出什麼樣是修定的資糧,沿著什麼樣的方法修定?而一些沒有傳承的修定方式,不管是說得多麼地神奇,如果沒有經典的依據是不足為憑的。所以如果能夠得到修定的諸大教典的這個清淨的見地,具足了修習止的資糧,沿著這個方法來修的話,一定會得妙三摩地!那現在我們就聽著這樣的一個清淨的傳承,所以要發願修成妙三摩地。謝謝大家!11:32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0052_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惑所緣

0048 破除修空性不應有所緣的見解

0049 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