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靜慮壓伏煩惱,智慧摧滅隨眠

大家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會繼續學習止觀章,請大家打開《廣論》,翻到343頁第6行。36”


寂止僅能暫時壓伏煩惱現行,不能斷除隨眠


上次我們探討的問題是,如果只修止的話,只能暫時壓伏煩惱,並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勝觀才能斷除。今天我們將繼續探討這個問題,請大家看原文。53”


如《修次中篇》云:「諸瑜伽師若唯修止,唯能暫伏煩惱,不能斷障,以未發生智慧光明,則定不能壞隨眠故。《解深密經》云:『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善摧隨眠。』1’25”


解釋一下這一段。這個引的這部論是《修次中篇》,《修次中篇》中說:這個瑜伽師如果只是修習寂止的話,只能暫時壓伏煩惱,並不能藉此斷除蓋障。沒有生起智慧的光明,便無法善為消滅,注意!消滅什麼呀?隨眠。意思就是如果只修持止的話,沒有生起智慧的光明,雖然可以降伏煩惱的現行,但是無法斷除煩惱的隨眠種子,做不到!2’15”


隨眠」又出現了,前邊學過《道次第》的同學,知不知道什麼是隨眠呀?「隨眠」什麼意思呢?隨眠就是躲在後面,躲在後面的意思。舉個例子來說,就像燒了火,這是我以前聽上師講的例子,就像燒了火,慢慢地上面一層變成灰了,它底下是有火,但是從上面看起來就是好像是灰。你看到上面的時候,你看不到下面的火,這個時候你要如果用手去碰那個灰的話,哇!那會燙壞,是看不到的——底下的火。隨眠就是這樣的,實際上這個灰下面是有火的,雖然看不到。表面上看已經像全部都燒成灰了,就是灰一樣,你是看不到底下的火,隨眠就是類似於這樣底下的火一樣。3’20”


那麼降伏煩惱的現行是什麼意思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降伏煩惱的現行,對比我們現在每天心境起伏這麼大,一會兒被各種煩惱和各種壞心情所打擊的這種狀態,降伏了現行煩惱是非常舒適的狀態。比如說我們獲得了身輕安、心輕安,而且安住在這樣的狀態中。如果沒有其他的目標的話,這種狀態的人應該是非常快樂的一個人。對不對?對比於沒有修成定之前,簡直是活在天堂裡,沒什麼現行煩惱的呀!所以從根本上,我們的生活質量有極大的提高,因為沒有什麼壞心情了,非常非常快樂的!4’18”


所以如果在最初修定的時候,沒有安立殊勝的動機,請問人處在這種狀態中會不會不想離開呀?可能滯留在這種狀態之中停滯不前,非常有可能吧!所以在修定之前,一定要把為什麼修定、修到這種狀態的定之後該用它來做什麼,這個問題要聞思清楚。要聽佛怎麼說、祖師怎麼說,一定要依著清淨的、有清淨傳承這樣的教授來修習止。4’57”


在修止前的聞思,就是能夠聽到清淨傳承的解釋佛陀的這個密意——佛陀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我們才能夠以正確的發心、正確的目的來修習止,得定了之後知道該幹什麼,這都是要仰賴於在修定之前的聞思啊!對吧?5’27”


外道雖然修持寂止,但無法藉此摧毀我執


那麼在這段《修次中篇》之後,蓮花戒論師也有了一個依據。就是在《解深密經》中說:靜慮壓伏煩惱,智慧善於摧滅隨眠,蓮花戒論師除了引用《解深密經》以外,也引了其他經典。5’51”


《三摩地王經》亦云:『雖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後為煩惱亂,如勝行修定。6’04”


在《四家合註》裡,巴梭尊者對這段經文有這樣一個解釋,《三摩地王經》也有這樣說:外道等雖然他修持寂止的這個定,但是他只修定是無法破除這個我想的。這裡的「我想」就是指我執。外道雖然也會修定,但是無法透過修定而破除我執的。因為無法斷除我執,所以即使透過定力讓現行煩惱,注意!讓現行煩惱暫不生起、暫時不生起,但是是永遠都不會生起嗎?不是的,是暫時。暫時的意思就是之後煩惱仍會再度地生起,再度強烈地擾亂我們的心。就像誰呢?就像外道勝行在此修定一樣。7’06”


這裡邊就出現一個人物了!說如果我們只修定的話,就會像那個人一樣。那個人是誰呢?他是一個外道,他是一個非常努力修定的外道,這個外道叫勝行,也可以翻譯成增上行,這個外道是印度的。那麼增上行這個外道是在佛世的時候,他看到佛陀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功德,他就想跟佛陀競爭,然後就去努力地修定。他想要變得比佛陀還要厲害,他要超過佛陀,所以他就努力地修、努力地修,結果還真修成了三摩地,獲得了身輕安、心輕安,甚至八種靜慮啊、等至都獲得了,當然他也獲得了神通吧!8’09”


然後當他出定的時候,由於多年長時間的入定,使他的頭髮不知道長多長,總之長得很長、很長。老鼠幹什麼呢?吃掉了他的頭髮。想像一下,應該是吃東西,應該吃得亂亂的吧!然後他出定之後一看,哇!居然生起了瞋心。入定這麼久,得了這麼高的定,老鼠吃掉了頭髮這件事,其實頭髮剪了就可以了,他居然生起了瞋心。為什麼對老鼠吃掉他頭髮的這樣一個境會生起這樣的瞋心呢?為什麼會這樣?沒有斷除煩惱種子、隨眠!雖然他這個煩惱並沒有起現行,但是煩惱在不在?在的。就像我們舉那個例子:灰下面是有火的,煩惱還在。而現在被那個老鼠咬頭髮這個境一勾,這個煩惱就不是灰下面的火,它直接著起來了——起現行了。如果只修定的話,就如同是這個例子一樣,他雖然暫時地伏住了這個煩惱,但是他沒有斷除煩惱,還終究會變為現行。他沒有獲得涅槃、沒有斷除瞋心。9’55”


永津智幢大師口傳中,也有講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在口傳中是流傳得比較廣泛的,很有名的一個故事。這個增上行的外道,他想要跟佛陀較量,於是他留了很長的頭髮,然後屏住呼吸,在十二年間修定,因此獲得了色界無色界的八種靜慮等至、色界的四種靜慮,還有無色界的四種等至,注意喔,都得到了!然後結果還是那樣,他出定之後,他發現自己的頭髮被老鼠咬成一段、一段的,就幹什麼去了?作成鼠窩了,所以他起了猛利的瞋心。由於生起強烈的瞋心,當下——注意——立刻退失了色界與無色界的八種靜慮等至,而且這裡邊還有講說他死後還要墮落地獄。10’54”


經典中舉了增上行外道的這個公案,是要告訴我們:即使我們那麼認真地修行,修定修了十二年,而且他色界與無色界的禪定都獲得了,在我們看來這已經是很難想像的一種用功的狀態和達到的境界了,但是這是一個悲劇因為他單純只靠修定,無法破除生死的根本我執,所以到之後遇到違緣的時候,那個違緣其實滿小的,老鼠咬了他的頭髮而已,但是還是會生起煩惱。不僅退失了過去辛辛苦苦修出來的禪定,連惡道的那個因在自己的相續裡都沒有對治掉,死後還會墮入惡趣,所以這真是一個悲劇!如果不好好地跟著佛陀、祖師學習正確地修習奢摩他,還有斷除煩惱的種子,就害怕走上這樣的路。這是在經典裡告訴我們這樣是不可以的。12’14”


唯有修成證得無我的勝觀,才能斷除煩惱的根本


那麼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原文。說:12’22”


若觀法無我,觀已善修習,是證涅槃因,非餘能寂滅。』12’32”


獲得了寂止以後,如果對於法分別觀察無我,分別觀察之後要做什麼?要去修習,這就是證得涅槃果位的因啊!修成了證得無我的毘缽舍那,才能獲得解脫、斷除煩惱的種子。脫離生死的時候,我們就能得到了寂靜涅槃的果位,其他任何的因都無法獲得寂靜涅槃的果位,唯有什麼呀?唯有現證空性的智慧,才能斷除煩惱的根本。除此以外,還有其他的辦法嗎?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辦法了!13’30”


所以在這一段,佛菩薩殷殷地教誨我們一定要修習空性!當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得到了禪定之後,一定要以這樣的定力進而去修習勝觀。因為修習了空性之後,才能夠斷除煩惱的種子,讓它遇到什麼境都再也不發苦芽,不會再去輪迴,這是所有的修行者孜孜以求的目標。所以聽到了這樣一個佛菩薩的殷切的叮嚀,希望諸位能把它放在心上。14’15”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14’2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0052_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惑所緣

0048 破除修空性不應有所緣的見解

0049 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