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大家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止觀章中的止,學習「止觀必須雙修的因相」。請大家把《廣論》翻開341頁倒數第4行。有找到嗎?請看原文。說:47”


引據《大般涅槃經》說明聲聞定力強而慧力劣


由此《大般涅槃經》亦云:『聲聞不見如來種性,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菩薩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1’11”


關於這段《大般涅槃經》的經文,在《四家合註》中有這樣的解釋,說:在《大般涅槃經》中也說,聲聞沒有詳盡地看見如來種姓,這裡邊的「如來種姓」就是指真如實性。真如實性是什麼?空性。1’35”


為什麼聲聞沒有詳盡地看見如來種姓呢?因為「定力強故」,偏重於定的緣故。那麼相對於什麼偏重於定呢?相對於智慧而言,聲聞從無邊不同的正理的角度觀擇實性的這個智慧微劣。巴梭尊者解釋這裡邊的「微劣」,是不存在的意思,也就是說聲聞的心中沒有「從無邊不同的正理的角度來觀擇實性的這樣的智慧」──那聲聞也會觀察抉擇空性,但是不會從無邊的不同的正理的角度去觀察。2’35”


引宗大師所著的《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說明小乘行者用簡略的、簡略的正理,以量成立真實義,對真實義而言,智慧並不廣博

關於這一段,這個「微劣」的「劣」字,「微劣」的「劣」字好像看到表面上的意思是說:是不是也有,但是很少?但是一看《四家合註》裡巴梭尊者的解釋是這樣的。然後我又看一下宗大師所著的這個《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也有這樣一段,說:因此,大乘行者如同《中論》中所說,對於成立一個事物是無諦實的,也會用無邊不同的這樣一個能立的正理來成立,所以對於真實義而言,智慧是極為廣博的;小乘行者用簡略的、簡略的正理,以量成立真實義,他不會像大乘的行者那樣修持,所以對真實義而言,智慧並不廣博。因此,才會提到廣、略修持無我圓不圓滿。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是因為聲聞、獨覺只是為了斷除煩惱而精進,那只要證得真實義簡略的意涵就可以了,就只要證得空性簡略的意涵就可以了,就夠了!對不對?那麼大乘行者是為了斷除所知障,所以就必須對真實義──就是對空性增廣智慧,而令智慧,注意!而令智慧極為廣博。4’20”


菩薩慧力強而定力劣


菩薩雖然詳盡地看見真如實性,卻不清晰。為什麼不清晰呢?因為菩薩有的時候他安住於等引中,有的時候安住於後得中。等引是什麼呀?就是入定的狀態那麼他在入定的狀態中,對於所緣的內涵專注一心,內心完全不受其他任何一點干擾,即使有人在你耳邊敲鼓也不會動搖,其實這就是等引的狀態。4’57”


菩薩有的時候入定,有的時候出定,無法同時安住等引與後得,就是無法在入定的時候出定、出定的時候入定,無法做到。他無法做到什麼?無法做到等引與後得沒有交替、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見實性──就是看見空性,所以他就無法清晰地看見。按照巴梭尊者的解釋的話,這裡邊的清晰看見,不只是現證,而是指「等引、後得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見」,注意!等引與後得沒有交替地、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見。5’44”


那麼「等引、後得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見」,唯有佛陀才能做到等引、後得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到空性、看到實性。所以菩薩、獨覺、聲聞都是等引、後得要交替出現,交替──有的時候入定、有的時候等引,有的時候出定。安住於等引的時候,就不是安住後得的時候;安住後得的時候,就不是安住於等引的時候,所以他不會同時安住在等引與後得中。6’26”


那麼,為什麼菩薩詳盡地看見實性而不清晰呢?因為「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對吧?因為偏重於智慧,偏重於什麼樣的智慧呢?就是從無邊不同的正理的角度觀擇的智慧,這個他是與智慧相比,定比較微弱的緣故。所以在這裡巴梭尊者特別補充了一下,說:菩薩從無邊不同的正理的角度觀擇空性,這是過失嗎?這不是過失。但是一切等引最終都必須要出定,就是入定要出定,因此他等引、後得沒有成為同一個體性。菩薩入定之後還要再出定,然後入定再出定,所以無法像佛陀一樣達到等引和後得完全地成為同一體性這樣的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7’37”


唯有佛陀止觀平等具足


上面講了聲聞、菩薩看見如來種性的境界。那麼接下來,佛陀的境界是怎樣的呢?「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如來觀見一切,因為等引和後得它成為了同一體性,而使止觀平等具足。成佛的時候,等引、後得是成為了同一體性,而且止觀是平等具足的,所以能夠遍見一切。8’19”


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我們再往下看。有找到行嗎?說:8’31”


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能動心,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8’47”


那麼解釋一下。透過「寂止」的力量,就像安置於沒有風的地方的燭火一樣,內心不會受到分別的風所動搖。那麼勝觀能斷除一切惡見之網、惡見之網,斷除一切惡見之網,因而不會被他方破壞。「不為他破」,就是指什麼?指心不會改變,不會受他人牽引、不會被分離。妙音笑大師所造的《色無色廣論》中有提到:由於奢摩他令心不動搖,而容易出現明分。在此之上,以毘缽舍那抉擇的力量破壞惡見的耽著境,使三摩地更加地堅固,惡見也不能擾動我們,就像山一樣。9’48”


那麼接下來,再往下看。說:9’52”


《月燈經》云:『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9’58”


巴梭尊者在《四家合註》裡有解釋《月燈經》的這段經文。《月燈經》說:「由於寂止的力量,令內心在所緣上毫無動搖;由於勝觀分別觀擇,所以在後得的時候,也能夠引發決定識,不會被顛倒的心引到其他的地方,所以像山一樣。」10’25”


「決定識」是什麼呢?就是定解一個法的心識,當我們定解一個法之後,對於這個法,就不會被顛倒的心引到其他的地方,就是它不受動搖了,它已經確定好了。比如說我們定解我們的善知識是具有功德的,一旦我們心中生起了這樣的定解,我們就不會被認為「善知識沒有功德」這樣顛倒的心引到其他的地方。如果說在菩提心的部分,修知母、念恩的時候,如果我們定解「無量如母有情對我們的恩德」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被「沒有恩德」這個牽引,因為已經得定解了。11’14”


區分止觀個別的功效


我們再往下看,看宗大師在解釋經典。有找到行吧?11’20”


心無散亂,自然安住所緣,是修止;由證無我之真實性,斷我見等一切惡見,敵不能動,猶如山嶽,是修觀迹。故於此二應各分別。11’43”


因此,內心能沒有絲毫散亂而安住在所想要緣的這個所緣上,能夠自然而然地安住,這就是寂止的功效啊!這裡的「迹」,注意喔!這個足迹的「迹」,這裡的「迹」就是功效、效用的意思。證達無我真實性而斷除我見等眾多的惡見,就算敵方的諍論者也無法動搖,像山嶽一般,這是什麼的功效?這是勝觀的功效。所以這些應當別別地區分,要區分止的功效還有觀的功效。12’35”


對於「迹」的另外解釋

也有善知識解釋說:這個「觀迹」,止迹、觀迹,是說透過修學毘缽舍那獲得了成績,就是成就。如同經由足迹,我們可以知道某一個人走過一般,看著他的腳印:欸,這個人從這裡邊走過!像這邊前幾天下大雪了,我們就會在雪地上看到有一個出家人走過去會有清晰的一個足迹。所以經由足迹我們可以知道:啊!他走過了。那麼透過修學毘缽舍那所感得的善果,就像毘鉢舍那走過留下的足迹一般,所以叫作「觀迹」。13’23”


有聽清楚嗎?今天就講到這裡了,會不會有點多?希望大家安忍地、努力地學下去!謝謝!13’4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0052_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惑所緣

0048 破除修空性不應有所緣的見解

0049 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