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1的文章

0052_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惑所緣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你們還好吧?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請大家翻開 《廣論》355頁 第3行。有找到嗎?我們一起來看原文。 00:42 引據《頡隸伐多請問經》說明 淨惑所緣為何補特伽羅安住其心,亦如前經云:「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粗性、諸色靜性;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粗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厭患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 01:22 這一段就是在講解, 哪一種補特伽羅內心要投注於淨惑所緣呢? 「前經」 就是指《頡隸伐多請問經》。 在《頡隸伐多請問經》中佛陀對長老頡隸伐多說:如果是想要脫離欲界的貪欲,想要對欲界離欲的話,內心要投注於 什麼呢?要投注於 欲界的粗劣性與色界的寂靜性。 也就是要投注於欲界與色界相比,欲界是怎麼樣?是粗劣的;色界與欲界相比,色界是寂靜的。透過這樣的修持,就會讓我們能夠對欲界離欲,應該還是修一個過患相──對比之後的過患相。 02:24 那麼如果想要脫離, 注意! 現在已經往上去了! 如果想要脫離色界的貪欲的話, 內心要投注於什麼呢?那 內心要投注於色界的粗劣性與無色界的寂靜性,也就是要對比色界與無色界的優劣。 注意喔! 還是源於對比,對比優劣,我們的心就會發生改變。 03:00 那麼如果想要內心厭惡並解脫一切薩迦耶事, 注意! 這裡邊的 「薩迦耶事」 就是指 有漏的近取蘊 。記得師父在《廣論》裡有講有漏的近取蘊吧?那個時候還比擬一下佛身,對吧?講佛身有多好、多好,我們那個有漏的近取蘊有多苦、多苦。這裡邊的薩迦耶事就是指有漏的近取蘊,例如由於業惑我們投生於六道輪迴中,我們的色蘊就是屬於有漏的近取蘊。有漏的近取蘊是什麼?就是 生死輪迴 。常常我們會考慮要離開生死輪迴,生死輪迴在哪裡呢?就是這個有漏的近取蘊啊! 如果想要內心厭惡並解脫一切薩迦耶事,就是要厭惡這個輪迴、整個的這個有漏的近取蘊,我們的內心要投注於苦諦、集諦、滅諦與道諦。如果我們想要厭離生死的話,就要將我們的心投注於四諦法門; 這裡邊的 「投注」 ,就是集中心力精進地學修。這一段有聽清楚嗎? 04:32 上述的所緣通於止觀二者的所緣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往下看。看書喔!看書。 04:41 此諸所緣,通於毘缽舍那思擇修習,及奢摩他安住修習二種所緣,非唯奢摩他之所

0051_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善巧所緣

  大家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希望大家能夠專注地聽,認真地發心。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請大家翻開 《廣論》354頁 倒數第1行。 00:41 引據《頡隸伐多請問經》說明 善巧所緣為何補特伽羅之所勤修,亦如《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愚一切諸行自相,或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此五所緣正滅愚癡。 01:44 看一下這段, 說哪一種補特伽羅要精勤於善巧所緣 呢?這個也就 如同《頡隸伐多請問經》這裡邊所說的, 在這部經裡 佛陀就告訴長老頡隸伐多說:「行持瑜伽的比丘瑜伽師啊!如果對於一切諸行的自相完全地愚昧,或者對於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與補特伽羅事完全蒙昧,內心要投注於蘊善巧。」 02:25 那麼什麼是 諸行的自相呢? 這裡的 「行」 是指 有為法 , 有為法與無常是同義的嗎? 是同義的。 諸行的自相就是指有為法之上的特徵,舉個例子來說,有為法之上因緣所生的這個體性、壞滅的體性等等。那麼「因緣所生」是什麼意思啊? 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的 ,因緣聚合有為法才能夠生起;如果因緣不聚合的話,有為法是無法生起的。比如說好的橡樹種子就是橡樹的因,除了這個 橡樹的種子 之外,還要有 土壤 、有 陽光 、 雨水 ,這些都具足了,這個種子才能長成一棵大橡樹。 所以橡樹是什麼呀?是不是因緣所生法? 對!是因緣所生法。 03:38 那麼 有為法之上壞滅的體性是什麼呢? 就是 所有的無常法都是剎那、剎那生滅 ,比如人還有很多動物,從出生的那一剎那起就剎那、剎那生滅,我們的身心都剎那、剎那不斷地改變。 因為剎那、剎那不斷生滅之後才會出現老死,老死是粗分的無常,我們一般人這個都是看得到的。 但是 粗分無常是如何形成的呢? 它 源於細分的無常 。那 細分無常源於什麼? 源於無明。 無明有很多種,那麼是 源於哪一種無明呢? 就是 指執著諸法有自性的這個無明 ,這個無明就是生老病死的根本。 因為執著諸法有自性,所以我們為業、惑所自在,有遍及三界的這個行苦。 行苦不破,生死不出啊!所以要學習空性對付行苦、對付無明,消除無常的苦性 ,極大地增廣無常法上的什麼呀?